狼組ACT三部曲有兩款即將首度英文化,登錄世嘉CD平台!

老玩家注意了!來自狼組(Wolf Team)的經典ACT三部曲的其中兩款:《密林戰士》(Earnest Evans)與《美國女孩2》(Anett Returns/Anett Futatabi)即將首次以英文版登場!這兩款遊戲首度在世嘉CD平台上推出官方英文版本,由 Limited Run Games 負責發行,並採用限量預購模式!

狼組三部曲的其中兩部:「Anett & Earnest」系列回歸!

在這裡節錄引用「Black16Bit」網友的資料(原文更加精彩,還附有秘籍,有興趣的建議前往閱讀原文):

《Earnest Evans》(1991,Sega CD / Genesis)台譯:《密林戰士》(內附)
《密林戰士》這遊戲雖然在美國女孩開買之後三個月發售,是與Mega-CD同時發售的初期先鋒作品,但在情節上是屬於《美國女孩》的前傳,救出 Annet 與使用寶物封印邪神神廟,情節與電影印地安那瓊斯相似。

在「宇宙繼承者」一文中提到過,密林戰士在北美發售是只有卡匣版本的,抽去大量真人配音與動畫內容後,遊戲與Mega-CD版也沒什麼不一樣,連密技都相同,所以Genesis卡匣版只是因為北美Sega-CD賣太差而製作…。卡匣版FM音源播來放櫻庭統的遊戲編曲依然動聽,但是仍比不上CD版本音質的澎湃壯闊。

以往其他遊戲那些怪怪敵方角色的節肢啊、觸手的,那些會動作的部分都是以一塊塊物件(sprite)的形式呈現,使用多關節組合技術可以讓肢體的舞動更顯靈活,身形也可顯得更龐大。本作在宣傳時,特別強調主角Earnest 身體也是使用多關節物件組合,非一般遊戲使用的靜態物件組合。本作並不是第一個在主角身上使用這樣的技術,是Namco於1990年在PCE的「源平討魔伝」上率先使用。

《Anett Futatabi》/《Anett 》(1993,Sega CD)台譯:《美國女孩2》
1993年推出的三部曲最後作品,Annet與Earnest 因鑑定古物至某國家,卻捲入了某集團意圖研發生物武器的陰謀之中。遊戲玩法變成街頭快打的拳腳動作通關類型,並加上了戰斧系列的救急魔法系統,活用了Mega-CD多媒體特點的片頭開場有類似卡通的全語音主題曲,關卡之間有大量的全語音動畫,承接了評價還不錯的前兩作,怎麼看這個遊戲都是很有看頭才是。

錯!錯!錯! 美國女孩2的發售日期夾在格鬥四人組二代(怒之鐵拳3)與街頭快打CD兩本強作中發售,原本就沒什麼贏面,結果本作沒動作遊戲強調的打擊快感,敵人小貓兩三隻又沒變化性,優良的配樂搭配了沉悶無趣的通關過程也無法起死回生,遊戲性真的慘不忍睹,這是第一個錯。第二個錯,空有優秀硬體機能卻只能一人遊玩,若可以讓Earnest也參入戰鬥,我想趣味性會好一些。主角Annet的招式也少,雖加入了與怒之鐵拳3相同的加速變線攻擊,充其量也只是讓這無聊的遊戲快點結束…。

原文出處:「Black16Bit」
其實原文網站有更詳細的設定與圖片,無法一一盡數,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上面的鏈接拜讀一下!

限量預購,錯過就沒了!
Limited Run Games 已確認負責發行這兩款遊戲的英文版,並將採取限量預購模式。雖然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詳細開賣日期,但復古玩家可以透過 Limited Run 官方社交媒體 訂購,確保不錯過這次難得的收藏機會!價格為139.99美金(約RM665 / NT$4,400 / HK$1,100),你還可以分開兩款遊戲個別購買!

這次的復刻不僅讓老玩家得以重溫經典,也讓新世代玩家能體驗當年 Wolf Team 的獨特動作設計與美術風格。如果你是 Sega CD 迷、動作遊戲愛好者,或純粹喜歡收集罕見老遊戲,這次千萬別錯過!

個人頭像照片

只會吃

Xbox Game Pass Ultimate 終於支援主機雲端遊玩,不用下載直接開打!

是的,你沒看錯,Xbox Series X|S 跟 Xbox One 現在也正式開放主機上的雲端遊玩,包括 Game Pass 遊戲目錄中的大部分作品,以及你自己購買、支援雲端的部分遊戲。這功能過去只在手機、PC、智慧電視與 VR 裝置(像是 Meta Quest)上開放,這次首次下放到主機端,讓不少玩家拍手叫好。

沒聲沒息就下架?《Sniper Elite 3》突然從 PS 商店消失

2014 年發售的《Sniper Elite 3》(狙擊之神 3)最近在 PlayStation 商店上無預警下架,PS4 與 PS5 玩家都已無法購買數位版。這款由 Rebellion Developments 開發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,雖然口碑不算神作,但在系列粉絲中一直有穩定人氣,過去甚至也曾登上 Xbox 360 與 PS3 平台。

《Mario Kart World》發表完整情報!Switch 2 首發最強王牌真的來了

在 Switch 2 專屬的《Mario Kart World Direct》中,任天堂終於揭開了這款Switch 2 首發王牌的全部細節。從賽道、角色、全新玩法,到自由探索模式與 24 人對戰,這款新作幾乎就是《瑪利歐賽車》史上最大規模進化。以下是我們整理的所有重點,一篇看完這場直面會精華!

替任天堂做《機戰》的那家公司破產了,你記得 A.I 嗎?

又一家資深日本遊戲開發商倒下了。這次輪到那家你可能叫不出名字,但卻玩過它作品的老公司——A.I Co., Ltd.(エーアイ),曾參與任天堂平台上多款《超級機器人大戰》作品的開發,如今已正式向東京地方法院立川支部申請破產,結束其近 35 年的營運生涯。

Switch 2動態操作像極了Wii,任天堂你知道該做什麼了吧?

Wii 當年賣出超過一億台,不只是因為家庭取向或體感潮流,而是因為那時的任天堂懂得怎麼做藍海戰術。但這些年下來,我們等了又等,只有少數幾款遊戲有幸重製,現在 Joy-Con 動態回來了、硬體性能上來了、操控回應比以前更靈敏,任天堂沒有理由不讓 Wii 那批神作回歸 Switch 2.

Switch 2 實體版內含升級資料?任天堂親口證實這件事

隨著《Breath of the Wild》、《Tears of the Kingdom》、《Kirby and the Forgotten Land》和《Metroid Prime 4: Beyond》等熱門大作確定推出 Switch 2 Edition,玩家最關心的一件事,終於有答案了:到底這些新版遊戲的實體卡,是不是會像以前一樣「買了還得下載」?

IGN 拿 Switch 2 磁吸 Joy-Con 測耐力,結果讓人放心了

任天堂在 Switch 2 上對 Joy-Con 控制器動了個大手術——原本熟悉的滑軌結構正式退場,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磁吸設計。雖然官方早就強調這次的「Joy-Con 2」吸附起來會更穩、不會鬆鬆垮垮,但磁鐵這東西到底強不強,還是得實測給你看。

Switch 2 沒有驚喜?前 PlayStation 大將直言失望

任天堂的 Switch 2 雖然才剛公開沒多久,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買單,尤其是那群看慣業界風浪的人。前 PlayStation 高層吉田修平最近就公開表示,他認為任天堂這次「有點不像任天堂了」。

Switch 2《Split Fiction》售價來了,猜猜多少錢?

Hazelight 的新作《Split Fiction》在上次 Switch 2 Direct 中一登場就引起注意,畢竟這間工作室前作是大獲好評的《It Takes Two》,大家都在猜 Switch 2 版會不會變貴。現在 EA 終於公布售價,答案是:沒那麼坑,還算佛。

SNK 找來 Mega64 宣傳《Fatal Fury: City of the Wolves》,惡搞影片超爆笑

為了宣傳即將在 4 月 24 日上市的《Fatal Fury: City of the Wolves》,SNK 竟然找來知名惡搞團體 Mega64 拍了一支完全出乎預料的真人短片,重現了 Geese Howard 一再被丟下樓的經典橋段。從角色造型、台詞致敬到地點設計,幾乎每一幀都藏滿了粉絲才懂的細節。

《霍格華茲的傳承》續作或轉型為多人連線RPG?

根據公開職缺,Avalanche 正在為一款「線上多人角色扮演遊戲」招募多項職位,包括資深遊戲系統設計師、技術設計人員與經濟設計相關角色。從職缺描述來看,這款作品將涉及玩家成長系統、道具獎勵、技能樹、製作系統、帳號機制、Meta 玩法迴圈與貨幣機制等,明確對應到多人連線 RPG 的核心架構。

不再參與新作?《戰神》作曲家親口談未來動向

McCreary 在接受 VGC 訪談時提到,他最近參觀了《戰神》20 週年回顧展,並感嘆自己從 2016 年 E3 首次參與開發、到《Valhalla》DLC 為止,這段旅程已畫下完整句點。他表示:「我感覺自己的貢獻是完整的。我講完了一個故事。」

即使後來PS推出了無數令我驚喜的遊戲,但在那年代的次世代主機大戰,SS還是我的最愛!無論是主機的外型設計,六粒並排控制器適合玩街霸、可看VCD等功能,還有能玩到我想玩到的遊戲…已是我心目NO.1!

我最喜歡的主機─SEGA SATURN

如果你問板垣伴信最討厭的遊戲,他會答你:鐵拳1、鐵拳2、鐵拳3、鐵拳4、鐵拳5!而如果你問一般人最喜歡的家用主機,答案一定是:PS1、PS2、PS3、PS4、PS5!但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家用主機,我的答案是:SEGA SATURN!排第二是XBOX 360。

黑悟空因XSS未能登上XBOX其實是掃瞄技術惹的禍?

XSX和PS5一樣搭載了16GB GDDR6 RAM ,但XSS就只有10GB,這10GB也是令遊戲科學團隊感到頭痛辣手的問題。或許大家會想,不就是做多一個低配版嗎?《黑神話悟空》就算電腦版最低配置也是16GB要求,可知這遊戲對記憶體的需求!獨欠了XBOX那件袈裟 似乎有點不該…

黑悟空拿不到最佳遊戲馮驥露出自大面目了?

或許人會變的,馮驥一開始也說發售時是有幻想過熱賣的情形,但還是調整現實的心態,但一天又一天傳出好消息,整個人也開始飄飄然了…。然後我們開始看見馮驥開始出席不同的埸合,接受央視訪問、領獎,受到國家級禮待,由一開始謙卑,變成什麼中國人的夢想、為中國文化感到自傲的話語全部跑出來了!

鬼武者、忍者龍劍傳復活!原來忍龍是分了兩派玩家?

《NINJA GAIDEN外傳:憤怒邊界》回歸《忍者龍劍傳》玩法真的是大眾的心願?不…我不認為《忍者龍劍傳》的粉絲有MARIO般龐大!《忍者龍劍傳》雖然是FC的名作,畫面出色,但難度極高,相信能真正爆機的人並不多!雖能留下深刻印像,但不至於有大量核心粉絲。不然在SFC、PS1、PS2早有正統續作了!(SFC有複刻合集和MD、GG歐美版,由SEGA和SIMS開發)

《黑悟空》對我來說很難,但這不會影響我去玩這遊戲的意願。

請不要帶政治偏見 未玩先判《黑神話 悟空》

《黑悟空》對我來說就是90%魂系,剩下10%讓它不完全像魂系!那個用一點或兩點數來升級,每個文字都寫「都增加少許XX」,就連其它輔助道具都是「都增加或恢復少許XX」,看到真令人洩氣!
跟魂系一樣不知不覺升得像樣了,手感才開始來,雖然《黑悟空》每到新一關敵人有所增強,但不至於像其它魂系,一到下一關,新的小敵都能秒你,挫敗感較少…。(但還是很挫敗就是了…)

心跳回憶的遊戲系統,其實是人際關係寫照?

記得我有十多年沒再開SS了…,當放上《心跳回憶》時,詩織就講出:「怎麼了呀?很久不見你了…大家都很擔心你哦!?」雖然只是程式,但那一刻是有感動到,仿佛自己真的曾經待過光輝高校呀…。

我的任天堂RGB之路…

任天堂的所謂的「宗旨」看來是所有一切都只為遊戲和玩家出發,但說穿了就是成本省得就省,使用獨特媒介就是建立自己的生產線。(從生產卡帶賺第三廠的錢,使用MINI DVD ROM、HD DVD到SWITCH的小型卡,任天堂都是在搞自己獨特的生產線)

我的RGB年代 第三篇:怎樣才是完美的RGB畫面?

家用主機以21 PIN SCART RGB呈現RGB畫面,大約是MD和SFC開始的,SFC一般通用的解像度是256×224,MD是320 × 224,所以一般來說MD畫面會比精細,但當年大家都用AV或RF輸出,自然較難分辦!我記得當年SFC很後期才移植《Thunder Force III》,當年一比較才覺得SFC畫面發色和物件較「鬆散」,MD版較「實淨」。(當年只懂得這樣形容!)

SFⅡ當年太紅了,大家太渴望可以使用四大天王…

你知道當年為了用「四大天王」 修改程式版你有見過嗎?

當年Street Fighter Ⅱ是供有八個角色供選用,另加四個玩家不能選用的BOSS,俗稱「四大天王」!就是當年CAPCOM的初代Street Fighter 雖然沒有二代這麼紅,但也比一般街機遊戲來得更受歡迎!當年80年代就很流行一個傳言,如在某些條件下使用昇龍拳,就會得到鎖匙飛去非洲打隱藏BOSS!當然是人為傳聞,但就肯定會有告訴你的人說:「我真的見過!」

我的RGB年代:別人笑我太瘋癲…

上一篇講述我買了兩部RGB電視正式踏入RGB之路,也解開了為何以前總覺得32BIT主機移植街機作品畫質是欠缺了什麼?由於是我寫電玩專欄的,當然想讓多人分享,更多人知道RGB的好處,享受高畫質!

你還記得當年dc是怎樣給ps2吹死的嗎?

當年PlayStation 2一秒可處理7500萬個多邊形,而DREAMCAST只是300萬罷了…!當年dc未推出時,業界正流行著”一秒處理幾多個多邊形”!當然,今天來看已是吹噓的數字!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遊戲開發完成,解像度,幀數,特效全開下可以剩下幾多數字才實際!

假面騎士五號-X

在1987年的BLACK誕生前,我最喜歡的假面騎士就是五號-X騎士!

假面騎士-RIDERMAN

雖然一般人會感覺RIDERMAN很弱(露出嘴巴、電單車是普通機車),但當年我卻很喜歡!

你與SuperdopeGames獨家資訊之間,只差一封電郵!

我們是個滿腔熱血的初創團隊,憑著對遊戲的熱愛全力以赴,為玩家打造一個專屬於你們的遊戲天堂!訂閱我們的電郵,不僅是對我們努力的支持,更能第一時間收到獨家內容、隱藏資訊和最狂的遊戲福利。加入我們,一起把這個小小的夢想做得更大更精彩!🎮

馬上輸入EMAIL訂閱Superdope,成為最酷的時尚玩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