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曾經是PlayStation最高決策層、負責全球第一方遊戲開發的吉田修平,在2025年1月15日正式離開Sony,結束他在這間公司的38年職業生涯。
雖然Sony官方對外的說法是「順利交接」,但吉田本人在近期的Dice峰會上卻透露了一個關鍵細節——Jim Ryan接掌PlayStation時,給了他兩條路:要嘛「去負責獨立遊戲,要嘛離開公司!」
「當Jim讓我做獨立遊戲時,我的選擇是要嘛做這個,要嘛離開公司。」吉田在受訪時坦言。這樣的說法,無疑印證了2019年PlayStation高層改組時,他被Jim Ryan強行踢出核心決策層。
PlayStation的未來,從這時候開始,已經走向了不同的道路——但結果如何,大家有目共睹。
Jim Ryan的「偉大藍圖」,如今成了一地雞毛
Jim Ryan在2019年上任PlayStation CEO後,大幅調整Sony的戰略,強調PlayStation不能只依賴3A單機遊戲,而是要大舉進軍服務型遊戲與多平台策略。
這個決定,某種程度上也是導致PlayStation高層內部權力鬥爭的原因之一。吉田修平等「傳統派」高層相信PlayStation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優秀的單機遊戲,例如《戰神》、《秘境探險》、《最後生還者》等。
但Jim Ryan走的方向完全不同,他主張:
- 把PlayStation大作帶上PC,讓原本的獨占遊戲跨平台,結果讓PS5玩家感到不滿,甚至導致Sony股價因市場擔憂而波動。
- 大幅投資服務型遊戲,試圖打造「PlayStation 版的《Fortnite》或《Apex Heroes》」,但目前這些計畫幾乎全數失敗。
- 過度推動 DEI(多元、公平、包容),導致遊戲內部內容「政治正確化」,許多玩家抱怨PlayStation遊戲變得不像過去那麼純粹,而是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味。
Jim Ryan投入了大量資源開發10款以上的服務型遊戲,結果2023年底,Sony內部爆出這些計畫進展不順利,多數專案遭到取消或推遲。甚至連《最後生還者》的多人遊戲模式也被砍掉,原因是Sony高層擔心它無法與其他強勢的多人遊戲競爭。
這不禁讓人想問:如果當初沒有把像吉田修平這樣的資深遊戲人「請出決策層」,PlayStation會不會避免這場災難?

Sony內部高層「發配」模式,吉田的經歷只是縮影?
日本企業內部的權力變動,往往不像西方企業那麼直接,而是透過調職來削弱一個人的影響力。當Jim Ryan讓吉田修平「選擇」去管獨立遊戲時,很多業內人士其實都明白,這其實不是晉升,而是變相的邊緣化。
這種做法,在日本企業內部並不罕見——當一位高層被調派到較邊緣的部門時,通常代表他已經被排除在未來核心決策圈之外。對於PlayStation 來說,獨立遊戲雖然重要,但與PlayStation主要的3A遊戲業務相比,資源與決策影響力天差地遠。
無論如何,吉田修平在獨立遊戲領域的努力,確實讓PlayStation在這個市場站穩了一些腳步。根據他的說法,近年來PlayStation獨立遊戲的銷量已經明顯提升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超過PC。
然而,隨著他離開PlayStation,Sony是否還會繼續投入資源,還是會逐漸將焦點轉回3A遊戲,甚至繼續推動服務型遊戲,仍然是一個未知數。
Jim Ryan在2023年底也已經退休,PlayStation的新CEO Hermen Hulst和Hideaki Nishino,究竟會怎麼調整這些策略?吉田修平的離開,會不會代表Sony內部仍然有其他潛在的變動?這些問題,未來幾年內將會逐步揭曉。
但可以確定的是,PlayStation在Jim Ryan時代的「服務型遊戲賭注」失敗了,而曾經讓PlayStation走上巔峰的老一代遊戲人,也逐漸被淘汰出局。這樣的Sony,未來還會是玩家們熟悉的PlayStation嗎?

來源:SHACK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