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任天堂正式公開部分 Switch 2 遊戲的檔案容量,而好消息是——目前看來,容量不算太嚇人。
根據日本 My Nintendo Store 所列資訊,多款即將推出的 Switch 2 遊戲檔案大小已經公布。值得一提的是,Switch 2 內建容量為 256GB,相較初代 Switch 的 32GB、OLED 機型的 64GB,可說是大躍進。
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差異是,Switch 2 採用 microSD Express 記憶卡 擴充,最高支援到 2TB。但這也代表,目前使用在 Switch 的 microSDXC 卡無法直接轉用到新主機上。
不過,就目前已知的遊戲檔案大小來看,對多數玩家來說,256GB 的內建容量應該夠撐一段時間。
已公開的 Switch 2 遊戲容量一覽:
- 《Mario Kart World》:23.4GB
- 《Donkey Kong Bananza》:10GB
- 《Nintendo Classics:GameCube App》:3.5GB
- 《Super Mario Party Jamboree + Jamboree TV》:7.7GB
- 《星之卡比:探索發現 NS2 版 + 星界交錯》:5.7GB
目前容量最大的是《Mario Kart World》,但也只佔了約 10% 的內建儲存空間。相比之下,《電馭叛客 2077》在 Switch 2 上的版本高達 64GB,佔去四分之一的內建容量,可說是目前最「吃空間」的作品之一(但也確定會有完整遊戲收錄,不是僅提供下載碼)。
作為對照,Switch 時期容量最大之一的《薩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》也不過是 16GB。
GameCube 模擬器僅佔 3.5GB,但容量會隨時間增加
目前的 GameCube 模擬器 app 容量為 3.5GB,內含遊戲包括《風之律動》、《F-Zero GX》與《劍魂 2》。不過官方已說明,未來新增遊戲後,整體容量也會隨之成長。
小容量+高畫質的祕密?DLSS AI 升頻技術
Switch 2 怎麼能在容量相對精簡的情況下,實現最高 4K 解析度與 120fps 的高效能表現?答案可能就藏在 AI 升頻技術背後。
早在 2023 年 7 月,網路上就發現任天堂申請了一項與 AI 影像升頻技術相關的專利,用來壓縮遊戲容量並實現高畫質顯示。而本週,任天堂與 Nvidia 也正式確認:Switch 2 採用客製化 Nvidia GPU,支援 DLSS AI 升頻與光線追蹤(Ray Tracing)技術。
Nvidia 表示,Switch 2 採用的晶片具備 RT 核心與 Tensor 核心,能提供 AI 強化畫面表現,支援最高 4K 輸出(電視模式)與 1080p 120fps(掌機模式),同時支援 HDR 顯示與 DLSS AI 解析度升級。
簡單來說,DLSS 能夠在不犧牲效能的情況下,讓低解析遊戲畫面看起來像是原生 4K,這正是 Switch 2 能夠維持遊戲容量不暴增的關鍵。
細節仍有待釐清,任天堂對硬體規格仍保守
不過,目前任天堂並未具體說明 DLSS 採用的是哪一代版本,也沒公開 GPU 的詳細規格。在紐約舉行的媒體 Q&A 中,任天堂技術開發本部總經理佐佐木哲也表示,任天堂一貫不強調硬體數據,而是「希望專注在使用者能獲得的體驗與價值」。
他補充說,相關詳細資訊可能會由合作夥伴 Nvidia 日後進一步公開。
總結:容量雖少,但靠 AI 技術撐得住
目前 Switch 2 遊戲普遍維持在 5~25GB 左右,搭配 DLSS 技術,有望讓遊戲容量與畫質取得平衡。只不過對於重度玩家或想收集大型 3A 遊戲的玩家來說,選購一張 microSD Express 記憶卡還是勢在必行,畢竟像《Cyberpunk 2077》這樣一款就吃掉四分之一容量的遊戲,只要玩個幾款,內建空間就見底了。
未來任天堂是否會推出更大容量機型,或支援更多本地擴充方式?值得持續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