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NieR:Automata》在2017年推出後,無疑為白金工作室與創作者橫尾太郎帶來了巨大的國際關注。但這款遊戲的影響力可能遠不止於商業成功。前PlayStation高層吉田修平(Shuhei Yoshida)最近在一場訪談中更表示,他認為《NieR:Automata》是「讓日本遊戲業重生」的重要轉捩點。
在接受日本媒體 AVWatch 訪問時(經由 @Genki_JPN 翻譯),吉田回顧了日本遊戲產業在PS3時代陷入低潮的背景——當時許多開發者試圖模仿西方風格,卻未能引起共鳴。他指出,《NieR:Automata》的導演橫尾太郎創作這款遊戲時,其實並未特別考慮海外市場的接受度。
「從那時開始,日本開發者開始明白:只要做好自己擅長的、日本的東西,也能在海外賣得動。」吉田說道,「大家因為NieR的成功而意識到這點。」
他補充:「與其說是『可以這樣做』,不如說是『必須這樣做』。日本創作者的方向變成了:我們不再去模仿國外,而是做我們真正了解的、來自我們文化的東西,這樣海外玩家也會懂。」
吉田甚至認為,《NieR:Automata》的發行對業界的影響之大,已經能用「NieR前、NieR後」來劃分日本遊戲產業的歷史。
這款由Square Enix發行、橫尾太郎主導的作品,不僅在銷售與評價上皆獲成功,也衍生出動畫作品,主角2B更頻繁出現在其他遊戲作品中,從《Fall Guys》到《Soulcalibur》皆可見其身影。
然而,目前系列的未來仍略顯不明。雖然手機遊戲《NieR Re[in]carnation》曾被部分粉絲視為《NieR 3》,但該作已於去年4月停止營運。創作團隊近期參與過如《Voice of Cards》等小型項目,真正的下一款NieR本傳尚未現身。
即便如此,《NieR:Automata》對日本遊戲界的象徵意義已不容忽視。從吉田的話中可見,這部作品不只是一款成功的RPG,更是一面照見文化自信的鏡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