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但這台新機真正拿在手上,感覺到底如何?那片螢幕,跟我們早已習慣的 OLED 面板比起來,會不會更差?那經典的「卡嗒聲」還在嗎?外媒現上週在試玩活動中實際摸過新機,也試玩了不少遊戲,我們這就來看看他們第一手的感受!
初體驗:Switch 2 上手印象
剛拿到新機的第一個直覺感受是:對於手比較大的人來說,Switch 2 的握感真的比初代好上不少。整體設計還是很熟悉的任天堂風格,拿起來玩不到一個小時就會完全習慣,甚至忘了有什麼差別。不過只要你再回去摸一下原本那台 Switch,立刻就能感受到 Switch 2 的人體工學改進有多明顯。

外觀看起來依然是那種任天堂一貫的耐用風格,我有注意到其中一台展示用的 Joy-Con 上有一點小刮痕,聽說是掉到地上造成的,但整體感覺還是挺扎實的,摔一下應該也不會解體。

Switch 2的「有份量」,可不只是比喻,是真的比較重也比較有手感。這次的 Switch 2 掌機模式拿起來就是有種高級品的質感:機身是黑色點紋外殼,霧面處理,摸起來冰冰涼涼,很有精品感。如果你已經習慣拿初代 Switch 玩掌機模式,你可能會覺得OLED還是太輕,而且對很多人來講,Joy-Con玩起來真的太小了。至於Switch 2,全都剛剛好,網路上那些關於機身細節的「負面爆料」在實際上手後幾乎全被打臉。
新螢幕沒有 OLED,但依然漂亮
雖然這次不是 OLED 面板,但螢幕表現依然不俗。展示機不能調亮度(大多數設定選單都被鎖住),但預設亮度下畫面看起來還是非常清晰、鮮豔。對擔心沒有 OLED 就會「倒退畫質」的人來說,這表現肯定讓大家放心。

老實說啦,一旦 Switch 2 OLED 真出了,全部人還是會毫不猶豫跳坑。但現在這片螢幕,已經足以撫平那種「不是OLED畫面不夠美」的焦慮了。
畫面整體的明亮程度和色彩表現都比原版好非常多,甚至在 0.9 吋的尺寸增長下,效果接近 OLED。螢幕邊框幾乎沒讓人注意到,可能是因為畫面太亮了,視線根本不會被邊邊的黑框吸走。

Joy-Con 2 與 Pro 控制器 2 的進化
不管是新的 Joy-Con 還是 Pro 手把,都讓人感覺「這才是應該有的水準」。一切都那麼自然,你在現場玩一兩個小時後的確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——但只要你回去摸老Switch,那份不對勁就馬上湧現!
至於HD 震動還是像當年一樣驚艷,但大多數人應該還是很喜歡那種「搖晃盒子裡有幾顆球」的感覺。而這次震動升級成「HD Rumble 2」,搖起來像在搖沙鈴,真的有趣。不過不確認扳機鍵是不是霍爾感應,目前還沒有官方說法。

新的 Pro 手把看起來稍微緊湊一點,顏色搭配也更清爽。背後還多了兩顆可編程按鍵,雖然我們無法進入系統設定去實測,但位置很順手,按起來也很舒服。
至於 Joy-Con,其實最在意的就是按鍵手感,特別是原本那硬邦邦的按鈕跟 ZL/ZR 扳機。這次完全進化了——按鍵不再咯咯作響,而是帶有一點柔軟彈性,整個按起來滑順舒服。無論是在玩《Mario Kart World》衝刺,或是在《星之卡比》吸能力時,手指完全不會痛,感覺差很多。

ZL/ZR 更是進步明顯,面積大很多,手指可以自然地放上去,不會滑、不會抖,有點像 PS5 那種肩鍵,雖然還沒到那個水準,但也已經比 Switch 1 好太多了。

還有,新的搖桿不再是硬橡膠材質,觸感滑順,方向感也更穩,終於不用再擔心磨損或卡手了。值得留意的就是展示機上的那顆「C」鍵雖然能按,但完全沒作用,按起來的確有手感,但沒有任何反應。
「滑鼠模式」:有點尷尬但技術上超強
《Drag x Drive》畫面乍看平淡,但實際雙手操作時,那種 Switch 2 專屬的觸感與控制樂趣突然就浮現出來了。遊戲本身不一定好看,但操控起來卻讓人眼睛一亮。
《銀河戰士》的滑鼠模式也不是全程都能用,要鎖定敵人時按住 ZL 才會啟用。這對 PC 玩家來說或許是小事,但對Switch 2玩家來說就有點困擾。這時你只要把 Joy-Con 平放在桌上,它就會自動變成滑鼠模式,但實際操作時,Joy-Con 太細太滑,手指一邊玩一邊飄,玩到後來有點煩。

Switch 2 的遊戲初體驗
Mario Kart World – 玩起來超舒服。新加入的 Knockout 模式節奏明快,心跳加快;畫面跟動畫明顯有《Super Mario Bros. Wonder》那種活力感。整體操作感很順,畫面表現也非常棒。新道具、新角色、新車種都有,怎麼能不愛?
Metroid Prime 4: Beyond – 畫面細節超豐富,運行也超流暢。這或許不是 Switch 2 原創遊戲,但有 4K 輸出、120fps 流暢展示,整場試玩的開頭場景——雨水、爆炸、夜光面罩、場景損毀——畫面零掉幀,順到不行。如果這就是「Switch 2 版本」的標準,那只能說:任天堂這次玩真的了。
Donkey Kong Bananza – 意外地好玩。玩法主打「地形變形」,整體感覺有點像《星之卡比》的破壞系爽感被套用在 DK 上…記得先把跳躍鍵調回傳統的「B」鍵。
Nintendo Switch 2 Welcome Tour – 這應該一開始就內建送的,不該另外賣。但作為系統功能的導覽體驗,它還是挺有趣的。比較特別的是,這次任天堂竟然把技術細節也搬上台面,像是有個小遊戲是「猜猜畫面幀數」,這種以前從沒見過的風格。其中一關還讓你用像素版畫面慢慢推進整個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的 1-1 關卡,很有趣。
《薩爾達 傳說 曠野之息 / 王國之淚》Switch 2 加強版 – 畫面、操作、聲音全都很棒,但說真的沒什麼劇烈變化。不過玩過升級版之後,應該會很難回頭去玩舊版。
Drag x Drive – 別被無聊的畫面騙了,其實實際玩起來超好玩!有點擔心它會步上《ARMS》的後塵,甚至可能更慘,因為外觀實在沒什麼吸引力。不過玩起來真的比看起來有趣太多了。

第三方遊戲群
《Hades 2》插在底座上玩起來很順,整體表現也很穩,基本上就是你熟悉的 Hades。
《文明 7》表現也很好,滑鼠模式可能會吸引原本因為缺乏滑鼠操作而不願入坑的玩家。
這次現場居然能玩到《快打旋風6》和《人中之龍0》,就這樣跟《星之卡比》、《銀河戰士》還有《Donkey Kong》排在一起。重點是,它們幾乎都跑得不錯!顯然不少開發商是真的有用心準備 Switch 2 的上市陣容,很多作品都能在首發日同步推出。
像《Split Fiction》就是很典型的移植作,但品質還不錯。《電馭叛客2077》嘛……有點妥協,不過總之它能跑,就已經是奇蹟了。
就遊戲內容而言,目前感覺還沒有什麼真正跨世代的「大突破」。這些遊戲多半都還是有種「Switch 1 的延伸版」的感覺。雖然更精緻、更順、更亮眼,但說真的,如果告訴你這些其實也能在舊主機上跑,你也不會太意外。
但一玩過 Switch 2 版本的《曠野之息》,你就會開始懷疑:「欸,原來這遊戲不是一直都長這樣嗎?」這樣的進化,有點可怕。
總評:Switch 2 的初步印象
它還不算是那種讓人當場傻眼的「次世代震撼」。但一旦你回去玩 OLED 上的《王國之淚》,你會馬上意識到:「喔,Switch 2 的提升是認真的。」這種感覺反而會在對比後才浮現。
它不是某一項功能讓你非買不可,而是每個細節都比前代好一點,加起來就構成了一台實在太難回頭的機器。整體比較像是 New 3DS 那種「加強版主機」,不是大躍進,但也不是不夠格的新一代。

開頭講過「份量感」,這台機器不只是重了一點,它承載的期待也更重。過去幾年任天堂偏愛創新設計,而這次的 Switch 2,則更像是一台「真正的遊戲主機」,擁有明確的性能目標與技術野心。
它很棒、遊戲陣容夠多、Mouse Mode 也增添一些特色,但配件價格、升級費用、預購限制,以及那種半實體半數位的遊戲卡設計……這些東西我希望任天堂是直接說清楚,而不是讓玩家自己上網挖資料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