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正在快速滲透各大創意產業,而在遊戲界,一位重量級人物也對未來做出了非常悲觀的預言。
《尼爾:自動人形》(Nier: Automata)創意總監橫尾太郎(Yoko Taro)最近在接受日本《Famitsu》訪問時直接指出:
「AI會讓所有遊戲創作者失業。」
這番話在圈內引發震撼。
相較於《Kingdom Come: Deliverance 2》的導演Daniel Vavra認為AI能加快開發流程、讓遊戲更快推出,橫尾太郎的態度明顯悲觀許多。
他認為,AI即將把遊戲產業從「模仿喜愛創作者風格」的時代,推進到「直接生成你想要劇情」的時代。
未來AI將能分析玩家偏好,自動生成分支路線,並且透過推薦系統不斷優化,針對每個人量身訂做劇情。
這樣的變化,不只是遊戲產業,整個內容創作圈也已經開始感受到寒意。
事實上,目前包括文字編輯、小說家、甚至遊戲文本翻譯工作者,早就率先感受到AI衝擊,尤其是在中文圈。
大量自動化生成工具和機翻軟體,已經讓不少中文內容創作者的工作量與收入出現明顯下滑。
連帶也讓更多人開始質疑:未來「創作」這件事,是否還需要人類來完成?

橫尾太郎的新作《Hundred Line》也帶著憂慮上場
這次橫尾太郎是在宣傳自己的新作《Hundred Line》時發表這番言論。
身為《尼爾》、《DOD 龍背上的騎兵》系列,以及《Final Fantasy XIV:Shadowbringers》劇本的靈魂人物,他對劇情敘事與玩家情感的拿捏,早就有口皆碑。
也正因如此,當他這樣一針見血地預告AI可能帶來的失業潮時,分量自然不一樣。
業界其他大咖態度不一
當然,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悲觀。
- 任天堂北美總裁Doug Bowser強調,任天堂依然把創作者與藝術價值放在第一順位,暗示不會輕易全面採用AI。
- Take-Two執行長Strauss Zelnick則認為,AI不但不會減少工作機會,反而可能創造更多職位。
在電影界,同樣的爭論也正熱烈上演。
《阿凡達》導演詹姆斯·卡麥隆選擇擁抱AI技術來提升特效畫面、降低成本,但這也引發了關於「內容品質」與「人類創意價值」的大辯論。
不論是遊戲、影視還是文學,AI這股巨浪已經無法擋下,剩下的,只是每個產業選擇怎麼面對。